拾学单招网欢迎您! 其他信息

微信公众号

客服微信号

Image 1
Image 2
Image 3

提前招生中打开扬工院的最好方式

来源: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时间:2023-11-23

微信公众号

客服微信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可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高职分类考试考生交流微信公众号平台

老师答疑咨询电话:13856571402

1.考生要具备什么条件才能报考扬工院?

答:已参加2022年普通高考报名,且符合我校报名条件的考生均可申报。考生须参加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10门科目的合格性考试并取得成绩。10门合格性考试科目中,报考普通类专业须有8门及以上达到合格,报考艺术类专业须有7门及以上达到合格。

2.考生通过什么途径报考扬工院?

答:考生根据合格性考试成绩、报名条件和招生专业计划,登录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提前招生申请平台(http://www.jseea.cn/)。第一轮报名时间:3月9日至11日17:00,第二轮报名时间:4月13日9:00至15:00。每一轮报名考生可向1所院校提出申请,可填报6个专业并明确专业调剂意向。根据江苏省教育考试院要求,第一轮已完成公布计划的院校或者院校已完成公布计划的专业不再进行第二轮招生录取,结合我校2021年提前招生情况,预计我校进行第二轮招生录取的可能性较小。所以,选择扬工院尽量在第一轮填报。

3.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可以兼报我校普通类和艺术类专业么?

答:不可以。我校2022年提前招生共投放34个招生专业,其中普通类专业31个,艺术类(美术)专业3个。无论考生选科是物理还是历史或者是艺术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候只能选择其中一个类别的专业进行填报,不能兼报。

4.学校校测考什么?具体时间如何安排?

答:报考普通类专业的考生综合测试形式为笔试,由我校组织考核,笔试部分为开放性试题,主要考察考生文字读写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职业素养能力等。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使用合格性考试及相应的艺术类专业省统考成绩等进行录取,不再参加我校的综合测试。

笔试考核时间2022年3月19~20日(第一轮)和2022年4月23日(第二轮),注:如我校第一轮计划全部录满,则无第二轮招生计划。(如遇疫情防控要求及时调整,以学校官网发布的时间为准)。

注:如符合综合测试免测资格的考生无需来校参加校测,详见我校2022年提前招生简章。

5.笔试成绩和录取结果什么时候可以查询?

答:第一轮将于2022年3月23日、第二轮将于2022年4月24日,分别在学校招生信息网公布考生成绩及拟录取信息。考生凭借身份证号等有效信息,登录学校招生信息网录取查询板块查询个人成绩和录取信息。

6.学校的录取规则怎么定的?录取难度大不大?

答:报考普通类专业的考生按“10门合格性考试折算成绩+综合测试成绩+政策加分”由高到低排序,总分相同按综合测试成绩排序,如仍相同按“综合素质评价+政策加分”成绩排序,如再相同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历史五门合格性考试的合格门数进行排序。  

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按“10门合格性考试折算成绩+艺术统考成绩(百分制折算)+政策加分”由高到低排序,总分相同按艺术统考成绩排序。考生录取专业按照“分数清”的原则录取。

由于我校2022年提前招生共计投放2200个计划,总计划数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结合往年录取概率,我校2022年提前招生录取概率极大,同时充分满足考生志愿需求,欢迎广大考生积极报考!

7.怎样才能获得免测资格呢?

答:凡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考生自动获得普通类专业综合测试免测资格,综合测试分按100分折算;获得免测资格的考生也可自愿申请参加我校综合测试,综合测试分按实际测试得分计算。

(1)十门合格考等级均合格;

(2)高中阶段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市级及以上);

(3)高中阶段参加学科、科技、创新、发明等大赛(含团体)并获三等奖及以上(市级及以上);

(4)高中阶段获得技能证书(中级及以上);

(5)高中阶段取得相关专利(个人排名前三);

(6)高中阶段参加体育类大赛(非团体类)并获三等奖及以上(县区级及以上)或国家二级及以上运动员;

(7)高中阶段参加市级及以上文艺、艺术大赛(非团体类)并获三等奖及以上。

注:(1)符合免测条件的考生不再享受加分政策。

(2)如十门合格等级报考人数超过我校计划数,则取消十门合格考等级均合格的免测政策,该类考生需到校参加综合素质考核,综合测试分按实际测试得分计算,同时在政策规定范围内正常获得加分权益。我校会在报名结束当天对外公布十门合格等级报考人数是否超过我校计划数。

8.提前招生的专业是好专业么?招生人数如何?

答:2022年我校提前招生计划共计2200人(具体详见我校提前招生章程),总计划数位居全省前列;学校设置34个特色优势专业,其中80%以上的专业均是国家级、省级重点专业或骨干专业,部分专业还是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提前招生专业覆盖石油化工类、工程建筑类、智能制造类、信息工程类、金融财会类、园林艺术类、轨道交通类等七大门类。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实训条件精良。我校2022年提前招生计划充足,录取概率极大,专业实力雄厚,就业薪资优越,升学渠道通畅,欢迎广大考生积极报考。

9.近几年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

答:近年来我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学校多次获评“江苏省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学校坚持服务发展合作共赢,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中石化、中核建、上海大众等大型国有企业,华为、腾讯、阿里巴巴、三菱等行业领军企业以及扬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陵经济开发区等诸多国家级、省级经济开发区保持着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建有500余家优质的毕业生就业基地,其中国企、央企等高质量就业率占比50%以上,根据江苏省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专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显示,我校毕业生总体满意度位列全省高职院校第3,自身发展满意度位列第2,其中就业指导服务满意度位列第3,母校推荐度位列第6。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平均薪资水平位居全省公办高职院校第4。

10.学生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提升学历?

答:可以通过“专转本”、“专接本”、“专升本”等途径实现学历提升。近三年我校转本成功率位居全省前列,高出全省平均录取率30%以上。我校近三年共计3000余名毕业生成功考入南京工程学院、盐城工学院、徐州工程学院、常州大学等本科院校继续深造。

同时,我校依托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凸显的特色优势专业与省内多所知名高校开展专接本工作。让学生专科就读,圆本科梦想。

11.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有哪些帮扶措施?

答:我校建有完善的“奖、勤、助、贷、补、免、偿、保”八位一体的资助体系。

1. 国家资助

(1)国家励志奖学金:每人每学年5000元(一次性发放一年一评)

(2)国家助学金:每年按照程序进行评定,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300元,具体标准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分2300、3300、4300元三档发放。

(3)生源地助学贷款:专科学生不超过12000元/年。

2. 校内资助

(1)勤工助学:校内固定岗位学生勤工助学时间原则上每周不超过8小时,每月不超过40小时。

(2)学费减免:我校残疾大学生、孤儿、建档立卡困难生等特殊困难学生。具体减免额度及政策将会实时公布。

(3)绿色通道:我校入学、无法缴纳学费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别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

(4)突发事件补助/特困学生伙食补贴: 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突发性、临时性、特殊性经济困难;同时为我校孤儿学生给予每月500元伙食补助。

12.扬工院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

答:扬工院位于获得“联合国人居环境奖”的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扬州市,是扬州地区唯一一所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扬州地区唯一一所江苏省属公办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江苏省属高职院校(普通类)综合考核蝉联第一等次。学校坐落于扬州市扬子津科教园区,学校占地总面积1027亩、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校园风景秀丽,环境优美,学术氛围浓郁,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学校设有七大王牌教学学院,专业覆盖石油化工类、工程建筑类、智能制造类、信息工程类、金融财会类、园林艺术类、轨道交通类等七大门类,为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是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单位、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单位、工业分析技术专业和石油化工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主持单位、江苏省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试点院校。学校现有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央财支持的实训基地2个、省级实训基地(平台)5个、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个,有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工程研发中心4个、省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培育点1个;有国家级骨干专业6个、央财支持建设专业2个、省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群)3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品牌(骨干)专业5个,建有国家级、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1门。学校先后获批“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园”“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全国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创新发明教育基地”“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一校一品’学校”“全国职业院校‘非遗教育传承示范基地’”和“全国职业院校‘传统技艺传承示范基地’”。学校与南京工程学院、盐城工学院、常州工学院、徐州工程学院等高校合作开展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4+0”和“3+2”)。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8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56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31%,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达88.4%,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26人(含在读);拥有一批省“六大人才高峰”、省“333工程”、省高校“青蓝工程”等高层次人才,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科技创新团队7个。

学校始终聚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秉持“厚植文化底蕴,精湛一技之长”的育人理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三航”育人模式。近五年来,学生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竞赛中屡获佳绩,累计获得省级以上一等奖99项。2018—2021年,学校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金奖6项、最佳带动就业奖1项(金奖数量位列全国高职院校首位),是全国唯一蝉联四届大赛金奖的高职院校。



快捷报名
热门城市

咨询热线

13856571402

13856571402

在线客服

扫码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