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客服微信号
文章来源
关注微信公众号可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高职分类考试考生交流微信公众号平台
老师答疑咨询电话:13856571402
1.考试方式:闭卷考试。
2.考试时间:60分钟。
二、考试题型和分值
试卷满分为150分,具体题型和分值分配如下:
1.单选题每道小题6分,10道小题,共60分;
2.判断题每道小题6分,5道小题,共30分;
3.填空题每道小题6分,5道小题,共30分;
4.解答题每题10分,3道大题,共30分。
三、考核目标
本科目考查包括集合、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直线与圆的方程、立体几何初步、概率与统计初步部分和数列的数学概念、性质、公式、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主要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四、考试范围与要求
1.集合
(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具体问题。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会求给定集合的子集;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集合的基本运算: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2.函数概念及基本初等函数Ⅰ
(1)函数: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会运用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像分析函数的性质。
(2)指数函数:理解有理数幂的含义,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及其单调性。
(3)对数函数: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及其单调性。
(4)幂函数:了解幂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图像。
(5)函数与方程: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存在性与根的个数。
3.立体几何初步
(1)空间几何体: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物体的结构;了解球、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2)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理解空间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定义,并了解相关公理和定理。
4.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1)直线与方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掌握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能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判定这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掌握确定直线的几何要素,掌握直线方程的三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2)圆与方程:掌握确定圆的几何要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能根据给定直线、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能根据给定两个圆的方程判断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5.统计
(1)随机抽样: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会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了解分层抽样方法。
(2)用样本估计总体:了解分布的意义和作用,能根据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体会它们各自的特点;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数据标准差;能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标准差);会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
6.概率
(1)事件与概率:了解概率的意义及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
(2)古典概型: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会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
7.基本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
(1)任意角、弧度制:了解任意角的概念和弧度制的概念;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
(2)三角函数: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能画出,,的图像,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在上的性质(如单调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图像与轴的交点等),理解正切函数在内的单调性;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8.平面向量
(1)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和两个向量相等的含义;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
(2)向量的线性运算:掌握向量加法、减法及向量数乘的运算,理解其几何意义。
(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了解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其意义;会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理解用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
(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掌握数量积的坐标表达式,会进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能运用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会用数量积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
9.数列
(1)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方法: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像、通项公式)。
(2)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项和公式。
10.不等式
(1)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
(2)一元二次不等式:通过函数图像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的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3)基本不等式: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